English

素质教育的三个误区

1999-04-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对考试制度这一目前被实践证明有力、有效也有利的教育手段,在未能找出更佳的手段代替前,尚不能以轻率的态度否定之。……以为取消考试即可让学生“全面发展”,实质上是在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了一厢情愿的理想化之后,取消了教学过程中的督促机制和竞争机制,这势必造成教育质量的滑坡。教育应当培养提高人的素质。目前大张旗鼓推行的“素质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却存在一些误区。

一、将素质教育和考试制度对立起来

一些人在推行“素质教育”时,妄自菲薄地将现行教育贬斥为“应试教育”,不恰当地抹杀了现行教育的功绩,同时也轻率地否定了考试制度。不容否认,目前的考试制度确实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例如有限的考试科目并不能全面地衡量一个人的德识才干,同时也可能会限制了学生一些特长的发挥。但人类社会中的许多文明制度皆有两面性,人们只是在权衡利弊后择善而从。对考试制度这一目前被实践证明有力、有效也有利的教育手段,在未能找出更佳的手段代替前,尚不能以轻率的态度否定之。事实上,目前一些“素质教育”的推行者在抨击考试弊端、主张取消考试时,针对的并不是考试制度这种难免的片面性,而是教学实践中,由于不得当地运用考试手段而产生的负面影响。例如为追求升学率而在日常教学中滥用考试手段,增大考试的频率,使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或是因高考不考音、体、美,就轻视甚至舍弃这些科目的教学;或是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单一而呆板,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及才能的培养,等等。这些因误用考试手段而导致的弊端,自然不能归咎于考试本身。通过正确地实行考试制度,改革考试的内容及方式,这些不足是可以克服的。

考试对教学的成果作量化的评定,为人才的选拔提供具体的参数,更重要的是,考试还对教学发挥着督促作用,促成教学过程中的竞争机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引导教学的方向。无视考试的这一系列积极作用,以为取消考试即可让学生“全面发展”,实质上是在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了一厢情愿的理想化之后,取消了教学过程中的督促机制和竞争机制,这势必造成教育质量的滑坡。不要说缺乏自制力的青少年,就是每一个成年人,都是需要在考试手段的鞭策下,才能作积极而有效的学习的。取消考试使得人才的选拔漫无标准,如何保障其公开性和公正性?如此“改革”的结果,会不会产生新型的“白卷英雄”呢?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

二、将素质和技能混同起来

一些学校在推行“素质教育”时,各显神通使出新招,在教育部规定的教学科目外,增加了诸如编织、舞蹈、武术、围棋、书法等五花八门的课程。一个人的素质会通过某种技能体现出来,学习某种技能,也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素质。但可以肯定的是,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绝不是靠尽可能多地学习各种技能。一些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有识之士说得好:“不能说让学生会剪几朵纸花,会下几着围棋,就是素质教育了。”我们衡量一个人的素质,不仅要看他懂得多少知识,会几种技能,更重要的是,要看他是否掌握构成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原理和精髓,能否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说,素质是在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素质教育,就是要致力于这种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让学生成为各种知识和技能都有一点的“万金油”式的人物。打个比方说,素质教育不是为学生准备丰盛的干粮,而是为他们提供一支获取食物的猎枪。

因此,目前推行素质教育所应致力的,应是在有限的教学科目内,通过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来培养提高学生的素质。例如,如果在教学中不仅只是满足于科学知识的灌输,而是注重分析这些知识形成的原理,使学生从中领悟掌握科学研究应有的方法和态度,学生的科学素质,也就因此而真正得到培养;如果在教学中真正把现行的音、体、美教学落在实处,那么,不需要再增加武术、书法等类课程,同样也能提高学生的文体素质。用增加教学科目来推行素质教育的方法,正好和素质教育的精神相悖,就教学实践看,它进一步加大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结果是恰得其反。

三、在实施途径上本末倒置

一些地方在推行“素质教育”时,选取了从小学入手的实施途径。理由是小学离高考时间尚多,可以从容地作“素质教育”的试验。这不仅显出了“素质教育”的推行者对自身理论和实践的不自信,更严重的问题是,在不改变现行高考制度的前提下,在中小学推行取消或淡化考试的“素质教育”。实际上是以乱七八糟的考试形式来代替统一的考试,将两种不同的教学形式搭接在一起。这就必然引起混乱。事实的确如此,调查显示,许多家长对学校不搞考试的“素质教育”并不买帐,学生回家后,再给他们作“应试”的补课。一方面将高考视为“素质教育”的对立面,以为高考即是“应试教育”的罪魁祸首;一方面又承认高考有适合国情的合理性及必要性,至少是无可奈何地接受这一尚难更改的现实,“素质教育”的推行者们,因此也将永远也走不出他们为自己设置的怪圈。

要保障教学测评和人才选拔的公开性和公正性,离不开高考这一适合国情的有力且有效的手段;高考最广泛地激发了人们的学习热情,极大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正是邓小平同志力主恢复高考的深远意义所在。近20年来,我国赴世界各国的留学生与同行们比较并不显弱,一项由中德教育学家主持的历时8年的对比测试也显示,我国青少年的素质并不比外国的差。这些不争的事实表明,我国的教育质量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之一,对此我们切不可妄自菲薄。而这和高考巨大的导向作用是分不开的。

对现行高考制度所引发的一些弊端,应当作具体的分析。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在我国能通过高考而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还是少数,是否受过高等教育,在就业、物质待遇及社会地位上均有较大的差别,这就形成社会和家长偏重于以升学率来评判学校的教育质量,一些教育主管部门也以此作为对学校和教师的考评依据,在这样的压力下,为追求升学率,一些学校就重视强化高考科目而轻视舍弃高考不考的科目,一些教师也就增加课时和作业对学生作强加的应试训练,使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高考本身的问题则在于,考试的内容还不够宽泛,从而使得一些学校可以“丢卒保车”;试题的内容和形式还不够灵活多样,从而使得“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还能见效,为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的举措提供了可能。

人们所指责的“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源自不恰当地看待高考以及高考自身的一些不足。因此,要克服这些弊端,也就应从高考入手。解铃还须系铃人。如果高考的内容及方式灵活多样,注重素质并能够考出素质,中小学的教学,相应地也就必须采取注重素质教育的措施;长远地看,随着国力的增强、高等教育的普及,造成“应试”弊瑞的外部环境也将得以改善。总之,既然弊端源自高考这只有力的指挥棒,克服弊端,也就不是无视或舍弃这只指挥棒,而应充分地利用这只指挥棒。教育的改革,素质教育的推行,应当舞好高考这一龙头,这样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